新乡市利菲尔特滤器股份有限公司
400-0089-277
企业新闻
专注环保 把握前沿动态
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 > 产品资讯 >

产品资讯

相关栏目:集团新闻 | 产品资讯 | 企业公告

多介质过滤器出水水质不达标的原因及应对方法

日期:2025-10-20 浏览:

多介质过滤器的核心工作原理是 “物理拦截 + 接触絮凝”,利用不同粒径、不同密度的滤料(如无烟煤、石英砂、锰砂等)组成多层滤层,当原水自上而下流经滤层时,通过滤料颗粒的孔隙拦截、吸附、沉淀水中的悬浮物(SS)、胶体、铁锰氧化物等杂质,实现水质净化,为后续处理(如反渗透、离子交换)提供合格的预处理水。

出水水质不达标(浊度升高、悬浮物超标)

故障表现:出水浊度>1NTU(设计通常要求<0.5NTU),后续设备(如反渗透膜)前端压差快速上升;出水悬浮物(SS)含量超过设计值(通常要求<1mg/L)。

核心成因

滤料污染严重:生物黏泥、油污、铁锰氧化物附着在滤料表面,形成 “泥球”,滤层孔隙堵塞,过滤效果下降;

滤料级配不合理:滤料粒径过大(拦截能力不足)或过小(易堵塞),或长期反洗导致滤料流失、分层紊乱;

进水水质突变:原水浊度、SS 突然升高(如暴雨后地表水浑浊),超出过滤器处理负荷;

运行参数不当:过滤流速过快(设计通常 8-12m/h,超流速导致悬浮物穿透),或过滤周期过长(未及时反洗)。

应对方法

强化反洗:采用 “空气擦洗 + 水反洗” 组合方式(先气洗 3-5 分钟,再水洗 10-15 分钟),必要时投加反洗助剂(如 5-10% 的 NaCl 溶液或 0.5-1% 的稀盐酸),去除滤料表面黏泥和油污;

调整滤料:补充流失的滤料,按设计级配(如无烟煤粒径 1-2mm,石英砂 0.5-1mm)重新铺设,确保滤层厚度达标(通常 1.2-1.5m);

预处理调节:原水浊度超标时,前端投加絮凝剂(如 PAC)和助凝剂(PAM),经沉淀池预处理后再进入过滤器;

优化运行参数:将过滤流速调整至设计范围,缩短过滤周期(如从 24 小时缩短至 12 小时),根据进水水质动态调整反洗频率。

多介质1 (8)


返回列表

在线
咨询

客服热线400-0089-277

AI-icon